2024-25申請季有這樣一位學律申請者,他的在校成績和托福並沒有非常突出,但最終仍獲得了申請6所T14法學院LLM、被其中5所錄取的優異戰績。我們來看一下他自己是怎麼說的。
Fall 2025 美國LLM申請心得
當我下定決心要申請LL.M.後,由於本人個性比較懶的關係,完全不想自己寫文件,就開始上網搜尋各式代辦。其實沒考慮太久就決定和學律合作,依據版上其他同學的經驗,學律的服務質量有口皆碑,就直接找學律了─最後也證明我的選擇是對的。
個人背景
1. 國立大學、研究所畢業。我在校成績並沒有特別厲害,也沒參加甚麼辯論比賽,社團也是零零星星的去。
沒錯─我就是班上那種最普通的學生。
2. 我的托福也是勉強達到T14的及格門檻而已,我自己是覺得,我平常跟客戶用英文溝通是沒問題的,但我好像真的不擅長跟機器考試阿,花了幾次錢跟準備了3-4個月後,我荷包跟心都累了,覺得一切都是命,最後就請學律幫我用這分數申請了。
我相信背景方面比我強的人太多,我自己也知道這是我短版,但又如何?我開始思考自己的優勢:我有將近五年的商務律師執業經驗,處理過很多跨境募資、併購、海外公司設立、股權架構規劃等,因此,我有特別請學律幫我加強這部份,經過幾次討論之後,最後也呈現在文件上。
我其實是想要鼓勵大家─連我都可以,你們也可以。找到自己的優勢後,學律會負責幫你凸顯出來,這樣在申請的時候,審查官或面試官才能一眼看出你的專長是什麼、你的優勢在哪,進而決定你是否適合他們學校、是否要錄取你。
與學律合作的實際經驗
由於本人個性真的很懶,加上同時又在事務所工作,因此我希望三次以內就可以把事情搞定,而學律從一開始的草稿到最終版的文件,往返修訂也確實大概三次,為我省下了好多時間!
1. 首先,在填寫完學律要求的資料後,學律幫我產出的文件幾乎90%都有呼應我的資料,而且邏輯上也合理,他們也會依據過往的經驗,策略性地加強部分內容;反之,如果是自己寫文件,可能就不知道這麼多細節
此外,文件中也沒有Typo或是理解錯誤的地方,有做過法律相關工作的就知道,文件寫錯字、或寫錯方向是大忌!可能我有職業病吧,我覺得這是最基本的東西,因此特別在意這部分,如果審查官看到錯字,可能也會懷疑整份文件的完成度吧(?)。
2. 在LSAC成績單驗證部分,對初次的申請者而言,其實是挺複雜的,而且很多細節要顧及,但學律會發給你一封詳細的Email告訴你該怎麼做,有問題的話他們也會即時回答,所以我就無腦的照著他們指示,最後也是順利完成驗證,都不需要補件!
遞交文件後的心路歷程
1. 在跟學律的順利配合下,準時在10月底前把申請文件全都交出去但很快的收到西北跟柏克萊的面試通知,而且必須要在兩個禮拜內面試完。
當時真的超級崩潰,本來以為可以休息一陣子,結果又要開始忙了,但好險學律有豐富的面試題庫,總共好像接近一百題吧,我就這樣在一個禮拜內自己狂寫了一百題的擬答並練習一次,最後就在同一天把兩間學校都面試完了。
以結果來說,學律的題庫命中率挺高的(尤其是柏克萊),面試完的當下,覺得自己表現超乎預期,感覺發揮了自己120%的實力,努力還是有回報的。
面試完後,心中的石頭暫時放下,我就好好休息,沒有過度去擔心申請結果,因為我很深信緣分這種東西,你盡了一切努力之後,會是你的就是你的,不是你的,你再努力也是一樣。
2. 就這樣一路等到12月,突然凌晨收到了西北大學的錄取通知,當時非常的開心,因為是第一間錄取的學校,也幾乎確定了我明年要出國念書了!到了隔年1月,收到了賓大的waitlist通知,看到的當下,心情其實是有點低落的,因為賓大畢竟是常春藤名校,開始懷疑自己實力可能也就這樣了吧,但是,僅僅隔了兩週之後居然就收到賓大轉正取的通知,非常的意外。
3. 到了3月,又接連收到了柏克萊、哥大、紐大的錄取通知,那陣子走路都有點飄飄的感覺,很不現實。我還記得收到柏克萊的錄取通知當下,我直接在廁所驚呼,因為這算是我的夢想學校,完全沒想過可以錄取,更別說是哥大了,我凌晨收到哥大的通知後完全睡不著,就趕快傳訊息給Eri說我錄取了。
4. 這五所學校放榜後,我只剩史丹佛還沒收到通知,但我也真的沒在意,因為這種等級的學校,我其實是不抱任何希望的,但在3月底突然收到史丹佛面試通知,當下其實非常的意外,但卻非常不想面試,一方面是因為時間很趕,學校要求必須在收到通知後兩天內完成面試,另一方面是我已經在休息狀態了,突然又要再上戰場,其實心理負擔是挺大的,我就趕快跟Eri緊急求救,Eri就告訴我面試的準備方向等等,我也順利在兩天內完成面試。史丹佛的面試題目其實相當困難,而且有陷阱題,要非常了解學校課程才能順利回答,面談也非常順利,我確定每題都有回答得很完整,但等了3個月都沒有任何通知(超久),最後在6月才收到不錄取通知,不過我覺得有時候「錄取」跟「實力」沒有太大關係,我自己猜跟學校、川普政策比較有關XD,但這一趟走的也是很值得!
對學律的感謝
最後我想說的是,我對學律只有滿滿的感謝,從申請季的7月,一路到隔年6月(快一年)的這段路程,有你們的陪伴真的是太可靠了!如果自己申請覺得有困難,或是你跟我一樣時間有限(或是很懶),都非常推薦找學律,因為當你覺得自己快沉下去的時候,他們會像開直升機一樣把你拉上去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