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法學院 (JD & LLM) 申請者心得

哥大JD錄取經驗分享:大學非熱門科系,LSAT未達中位數該如何申請



T14法學院JD項目申請競爭之激烈,相信各位都有所耳聞。在LSAT成績非常重要的JD申請中,擁有一個高於目標學校中位數的成績無疑會增加自己的錄取率。不過低於中位數的成績並不代表沒有機會,在2019-2020申請季,一位學律申請者以LSAT未達中位數的成績拿到了在培養大所律師方面尤其知名的哥大法學院JD項目的錄取通知。
 

 
從確定與我們合作到備考LSAT,從準備文書到最後收到哥大offer,這位申請者一路走來有許多話要和大家分享,我們一起來聽聽他是怎麼說的吧。
 
申明:以下內容由申請者本人撰寫。
 
從備戰LSAT到拿到哥大offer,JD申請之路有感
 
寫在前面:寫完這篇心得我想說,建議有嚴重拖延症的各位兄弟姐妹(就像我寫這篇心得都拖了兩個多月。。。),一定要找學律這樣嚴肅認真的代辦做申請。
 
 念研究所 or JD 
 
我是大四上學期的時候才有想要申請JD的想法的。雖然那個時候對國內的留學代辦機構稍有瞭解,但直到畢業回國後聽同學推薦才第一次聽說學律。於是堅信選代辦要實地探訪的我趁當時來上海玩的機會跟Eri見了面。當時的我還在繼續回學校讀研和轉投法學院之間搖擺不定,法學院錄取“lsat一錘定音”的傳說也讓剛開始正式備考的我十分忐忑。Eri認真為我分析了我面臨的選擇,並結合我的個人興趣為我進行了未來的職業規劃,讓我對選擇法學院之後的道路第一次有了比較清晰的認識;同時根據我的大學成績和科系優勢,鼓勵我要對申請有信心,並且在申請方向上提出了初步的建議。整個交談過程中Eri既沒有像很多代辦一樣各種花式推薦收費項目,也沒有一味勸我選擇法學院,而是客觀地根據我的背景和期望分析了選擇法學院對於我的意義。作為一個比較看“眼緣”的第一印象控,Eri的真誠和耐心讓我見面之後就立刻決定要簽約學律了。
 
 備考LSAT 
 
簽約之後離考試大概只有三個月了。在備考期間Eri對我進行了全程監督和指導(而且不額外收費,業界良心!想想曾經花過幾千塊上某試聽課我簡直感動),進入模考階段後也一直保持每週和我通話至少一次溝通模考成績和問題。雖然lsat是一個能力測試,但畢竟對於大部分人來說最快最有效的考試方法是還是通過大量的練習找到解題“套路”,而在自己準備時間有限的情況下,代辦在這方面積累的經驗可以讓備考事半功倍。比如我曾一度認為reading無法可循只能靠基本功,但Eri及時提醒我調整閱讀策略,才找到了減少錯題的突破口。不過我覺得解題技巧這種東西雖然有人授之以漁,最好也還是靠自己多練習總結出自己用著上手的規律,培養解題習慣,而且題做多了就算總結不出什麼成型的方法手感也能練出來了。所以其實相對于傳授解題技巧來說,對我來說更重要的是備考期間Eri一直很負責地監督我基本以每天一套的速度做題,讓我能夠在考前一直保持對題目的敏感度。
 
另外還有很關鍵的一點就是Eri一直在幫助我穩定心態。記得當時第一次做pt80之後的真題我的成績幾乎比之前保持的水準直降了大概10分,感覺仿佛之前做了假的pt,想到馬上就考試了特別焦慮。還好有Eri立刻來安慰我不要恐慌,告訴我10月考試一般難度相對較低,而且建議我再做幾套看看情況,不然我當時真的沒有勇氣去考試了(不過又做了幾套發現pt80之後的題真的比之前難了不是一點半點,建議模考的時候一開始就先做幾套80之後的熟悉一下難度,不然容易像我一樣做到最後傻眼了)。總結一下實戰情況就是一共考了三次第一次165+,後面兩次都是170+。關於實戰我自己的感受就是除非真的很確定自己發揮失常(比如比平時少做了好多題),不然不要完全根據自己考完試的第一感覺預測成績甚至作出cancel的選擇,最好考試之前就對成績有一個合理的預期並且要對這個預期有信心。比如我第二次考完和第三次考完自我感覺完全不一樣。第二次我以為有道game全錯心想這下完了說不定比第一次還低,差點cancel,結果雖然也不高但是好歹170+;第三次考完覺得竟然所有題我都會做!感覺分分鐘要175!結果跟第二次一樣。。。可能剛考完確實無法冷靜下來做判斷吧,所以考試之前就對成績有一個合理的預期還是很重要的。這一點一是要靠最新pt的模考(個人感覺pt80之前的就用來練習吧,別用來預測成績),二是Eri當時也根據以往的輔導經驗和我平時模考的成績為我做了預估,結果果然被言中。所以有了這樣的預期最終成績還是意料之中的。
 
 準備文書 
 
進入5月之後就開始為申請季做準備了。如果說前期備考lsat主要靠我個人付出的話,那後期的申請真的是多虧了學律團隊。就像開頭說的我是一個拖延症非常嚴重的人,加上申請那段時間一邊full time工作一邊生活上又恰好遇到很多瑣事,如果沒有學律團隊的推動我恐怕最後會很手忙腳亂。首先Eri為我制定了明確的申請時間線,例如什麼時候開始為personal statement收集素材和brainstorm,什麼時候向教授和雇主要推薦信,什麼時候出文書初稿等等,讓我在申請開始前對各項要完成的任務有一種了然於心的感覺。而在申請文書重頭戲personal statement的準備上,Eri也充分幫我發掘運用了可以服務於申請的個人特點和優勢。例如我的大學科系是統計,期間又無任何與法律沾邊的實習或活動,在以人文與社會科學背景為主的JD申請者裡是絕對的少數派。就在我發愁這樣的個人經歷在ps中有何用武之地的時候,Eri建議我結合大學科系與畢業後在法律科技行業的工作經驗,將ps的重點放在數據、科技與法律的聯繫上,順帶著墨一下個人多元化教育背景的優勢,一番推理之後柳暗花明,針對重點-“為什麼想當律師”這個問題給出了合理通順又另闢蹊徑的答案。在lsat分數並不佔優勢的情況下,我認為ps的重要性對於我最終的錄取結果是毋庸置疑的。
 
還有一點讓我很信任也很感謝學律的就是除了Eri以外,其他各位未曾謀面的學律團隊成員也都在認真負責地“監護”我的整個申請過程。作為一個嚴重拖延症+細節控,幸好有大家的耐心協助我才能按照原計劃順利投遞。記不得我有多少次拖著沒回Kate的郵件(說起來真的慚愧!),還有ps和個人履歷瞻前顧後全都至少做了幾次調整,還有和教授溝通推薦信的時候發個幾句話的郵件都要翻來覆去問Eri的意見。然而Eri和各位學律團隊成員一直都不厭其煩地滿足我的各種要求,細心幫我修改每一份文書和申請,甚至還在我進度落後時為我加急處理,並且無論是申請材料準備還是日常郵件溝通都非常規範和專業。作為一個曾經嘗試過很多代辦的多年留學黨,我覺得學律給我帶來的體驗是最“物超所值”的。
 
 收到offer 
 
記得是去年感恩節吧,就在我背題目背得焦頭爛額為西北面試做準備的時候,在面試的那天早上毫無防備地收到了哥大ED的offer。這個結果是遠高於我之前的預期的,對於能提前結束申請季也是如釋重負。平靜下來心跳之後我立刻把這個好消息告訴了Eri。雖然我們只見過一面,但是Eri和整個學律團隊的認真負責卻讓我可以放心地把申請交給他們去做,甚至在申請過程中我經常覺得他們比我自己更加關心我的申請。而且對於JD這樣一個申請者相對較少、可供參考的申請經驗並不算豐富的學科來說,學律在申請策略上多年積累的成功經驗讓我在申請時比自己單打獨鬥更加有信心,最終的錄取結果也印證了這一點。在留學之路正在被各種層出不窮的突發狀況干擾的當下,我更想向未來的法學院申請者推薦學律這樣經驗豐富、用offer說話的代辦為申請保駕護航。最後希望學律未來取得更好的成績,也祝各位正在努力的小夥伴最終都可以收到滿意的錄取!

 



上一則   |   回上頁   |   下一則